位置
疾病养生 > 内科 >肾病

肾病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即为ckd。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包括各种原发的、继发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和肾血管的病变等。根据gfr可以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以显著的降低ckd患者的并发症,明显的提高生存率,对于ckd的治疗,包括原发病的治疗,各种危险因素的处理以及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当ckd患者进展至5期时,应及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本栏目详细介绍了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养生护理等相关知识,教您预防、自我诊断肾病,并学会肾病的日常护理治疗方法。
  肾病,肾脏的各种病证。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引起肾脏疾病产生。
  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包括各种原发的、继发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和肾血管的病变等。根据GFR可以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以显著的降低CKD患者的并发症,明显的提高生存率,对于CKD的治疗,包括原发病的治疗,各种危险因素的处理以及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当CKD患者进展至5期时,应及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在CKD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在CKD3期之前,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少数病人可有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及轻度贫血。CKD3期以后,上述症状更趋明显,进入肾衰竭期以后则进一步加重,有时可出现急性心衰、严重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1.胃肠道症状
  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
  2.胃与十二指肠炎症、溃疡、出血
  胃与十二指肠炎症、溃疡、出血较常见,其发生率比正常人增高。CKD病人血液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大多数患者一般均有轻、中度贫血,其原因主要由于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故称为肾性贫血。体液过多或酸中毒时均可出现气短、气促等呼吸系统症状,严重酸中毒可致呼吸深长。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部分重症患者可伴有尿毒症、肺水肿、尿毒症胸膜炎、尿毒症肺钙化等。
  3.心血管病变
  心血管病变是CK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最常见的死因。随着肾功能的不断恶化,心衰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至尿毒症期可达65%~70%。心力衰竭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血液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钙化程度比透析前患者更重,动脉粥样硬化往往发展更为迅速。尿毒症性心肌病主要与代谢废物的潴留和贫血等因素有关,心包积液在CKD病人中也相当常见。
  4.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在CKD早期可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常有反应冷漠、惊厥、幻觉、嗜睡、昏迷、精神异常等。周围神经病变也很常见。低血钙症、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缺乏等可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上述因素又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骨质疏松症及混合性骨病。
  5.内分泌功能紊乱
  CKD患者常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肾脏本身内分泌功能紊乱,包括:1,25(OH)2维生素D3、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和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II水平升高;还可以引起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如催乳素、促黑色素激素(MSH)、促黄体生成激素(FSH)、促卵泡激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水平增高;大多数病人均有继发性甲旁亢、胰岛素受体障碍、胰高血糖素升高等。约1/4患者有轻度甲状腺素水平降低。
  有些病人可伴有皮肤症状,如色素沉着、钙沉着、瘙痒、出汗困难、溃疡等。部分病人可有性腺功能减退,表现为性腺成熟障碍或萎缩、性欲低下、闭经、不育等,可能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异常、尿毒症毒素作用、某些营养素(如锌)缺乏等因素有关。
  CKD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缺血性肾病、遗传性肾病(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已成为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这两种疾病在各种病因中仍位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后,但近年也有明显增高趋势。据有关统计,美国成人(总数约2亿)CKD的患病率已高达11.3%。据我国部分报告,CKD的患病率约为10%。CKD的易患因素主要有:年龄(如老年)、CKD家族史(包括遗传性和非遗传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蛋白饮食、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泌尿系感染或全身感染、肝炎病毒(如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泌尿系结石、尿道梗阻、泌尿系或全身肿瘤、应用肾毒性药物史、心血管病、贫血、吸烟、出生时低体重等。其他危险因素有环境污染、经济水平低、医保水平低、教育水平低等。
  诊断依据
  1.全身浮肿,呈凹陷性。
  2.大量蛋白尿(+++-++++)或24小时尿蛋白超过0.1g/kg,持续2周以上。
  3.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低于正常,以白蛋白降低更明显,往往〈30g/L。而A2和β球蛋白则相对升高。
  4.高胆固醇血症:血浆胆固醇常〉5.7mmol/L(220mg/dl)。
  一、勿乱服药物:最常见对肾脏造成创伤及导致机能丧失的药物为各类的止痛药、某些抗生素及显影剂等等,国人普遍有自行服用成药的习惯。在此建议,有身体不适时仍应以医师的处方服药,不要自行购买成药服用。再者,对于止痛药的长期大量使用,须经医师处方,如此可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并可延缓肾机能恶化。
  二、饮食宜清淡:勿过量食用高蛋白质食品,蛋白质经摄入消化吸收后所产生的废物即是氨,摄取过量的蛋白质食物即是对肾脏加深负担,使肾脏做更多的工作。另外应减低食物中脂的比例,过多的油脂易造成高血压及血管硬化等疾病,相同的亦对肾脏具有杀伤力,许多相关研究中亦有指出,蛋白质摄取量的限制、高血脂的控制等,皆是有效的预防肾脏疾病恶化的方法。
  三、预防及控制高血压:血压和肾脏息息相关,高血压使肾脏血管长期受到高压而硬化,于是对肾脏功能便会有所损坏,所以在肾脏的保健上,血压的控制亦是重要的一环。
  四、适当补充水份:少喝水、尿排泄少的人,常常泌尿道发炎、高尿酸血症、或有某些新陈代谢疾病的人均易发生肾结石
  五、抵抗力差时应避免常常进出公共场所:人体抵抗力差时,体内毒素升高,压抑免疫系统中的一些白血球功能,就容易感染病菌。急性肾小球肾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特别是链球菌感染,学龄前的小孩最容易得此病,但九成以上均会康复,预后良好。成人得此病的话,约有半数会变成慢性,所以在易感染期时应尽量休息,恢复体内免疫系统的战斗功能。
  六、按期健康检查:肾脏肿瘤好发于四十岁至七十岁间的男性,多囊肾及遗传性肾脏病者均有家族患肾脏病的病史,按期检测肾功能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治疗原则
  1.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2.注意休息和营养。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预防和控制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用药原则
  1.肾病首先对症治疗:水肿明显者利尿,血压高者降压。
  2.防治感染:针对感染的性质及部位给予相应的治疗。
  3.纠正电解质紊乱。
  4.根据患儿疾病的类型及对激素的敏感性来决定激素的疗程和决定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热门问答

肾病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