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疾病养生 > 内科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十二指肠淤积症即十二指肠壅积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阻塞,以致十二指肠阻塞部位的近端扩张、食糜壅积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为上腹部疼痛和饱胀症状,多在进食过程中或进食后发生,恶心、呕吐胆汁样物,有时因上腹饱胀而自行设法呕吐以缓解症状。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cArtery Compression Syndrome)又称Wilkie病,压迫性肠梗阻,系指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的水平部所引起的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多为体型瘦长的中青年女性,也见于体重快速下降、长期卧床或有脊柱前突的病人。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上腹痛及呕吐,严重者需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根据间歇性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加重,俯卧位,侧卧位时减轻,和X线造影显示十二指肠水平段有压迫征象,B型超声或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缩小时一般可做出诊断。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消瘦的中青年女性或长时卧床者多见,呈慢性间歇性发病,持续数天后可自行缓解,也偶见急性发病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量较大,类似于幽门梗阻,本病突出的特点为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由于向后压迫症状加重,而俯卧位,膝胸位,左侧位时可使症状缓解,梗阻严重时可伴有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反复发作患者可有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还有一部分出现神经官能症表现。
  十二指肠,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三者的解剖特点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十二指肠位于腹主动脉及其向前的分枝有-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之中,十二指肠的前方为斜行的肠系膜上动脉,其后为腹腔动脉和脊柱,通过血管造影正常人夹角为47~60°,当肠系膜过长过短,内脏下垂,脊柱前倾以及肠系膜上动脉本身的变异等均可造成,肠系膜向下牵拉,使夹角变小,常<6~25°而压迫十二指肠的水平部,形成肠管的狭窄,而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症状。
  诊断标准
  ①饮水后肠系膜上动脉和主动脉间夹角内,十二指肠横段肠管在蠕动时的最大宽度<10mm。
  ②十二指肠降段扩张,内经>30mm。
  ③B型超声显示“斗形”或“葫芦形”图像。
  ④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13°。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其它造成十二指肠淤滞的疾病相鉴别,如十二指肠肿瘤,结石,寄生虫以及十二指肠外的其它病变(如肿瘤,囊肿)的压迫等。
  对伴有发热,特别是儿童及青壮年,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应立即进行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预防发生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疾病。
  症状轻微者应控制饮食、卧床休息,最好采用俯卧位、侧卧位,恶心呕吐明显者静脉补充液体及电解质,经对症处理多数患者可逐渐缓解症状。经内科治疗无效和时可行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或treitz韧带松解术,疗效满意。
  1、病因治疗,加强营养,避免长期平卧。
  2、轻者可在进食时或餐后俯卧,以减轻肠系膜上动脉压迫,解除梗阻。
  3、严重者应禁食,置胃管持续减压,以防急性胃扩张。加强静脉营养支持。
  4、少数非手术治疗无效,或伴有溃疡穿孔者,应手术治疗。
  5、手术方式常用空肠造口术,补充要素饮食,梗阻解除后,拔除造口管;十二指肠长期受压,梗阻严重的患者,需行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伴溃疡者,行胃部分切除加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预后:本病预后良好,常在3~4天内自然缓解。

热门问答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