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疾病养生 > 精神科 >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症性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情症状,生活不受严重影响。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而无明显的运动性抑郁或精神病性症状,生活能力不受严重影响。本症国际上通称为“心境恶劣”。本栏目详细介绍抑郁性神经症的病因、症状表现等,教您自我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学会产后抑郁症自我测试及日常护理养生食疗。
  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症性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也往往与病人的个性偏离有关;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严重程度可起伏波动;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幻觉、妄想,生活工作不受严重影响。
  1.心情不畅、沮丧、消沉;精力不足。
  2.无兴趣、无热情、缺乏信心。
  3.悲观失望、厌世、自杀观念。
  4.头痛、背痛、四肢痛、胃部不适、腹泻、失眠
  1.心理社会因素
  此病常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诱发,如夫妻争吵、离异、亲人分别意外的伤残、工作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以及严重的躯体疾病等因素,使患者担心、焦虑,以致发生抑郁、苦闷、沮丧。在正常人经过疏导,此种压抑的情绪历时短暂即消失。但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抑郁维持时间较久,尤其抑郁人格障碍者更是如此。故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病程缓慢迁延。有性格障碍者,其特征为情绪低落,寡言少语,喜欢沉思,精力不足,凡事均看得悲观,回忆过去遣责自己,展望未来缺乏信心,面对现实困难重重。这些人明显缺乏自信,有自卑感。
  2.生物化学的改变
  在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证明有生物化学的改变。如脑内去甲肾上腺素或5-羟色胺水平下降等。但由于抑郁性神经症仍能为抗抑郁治疗而改善。故抗抑郁剂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机理,也有待探讨。
  1.常因社会心理因素而起病,病程至少1年以上。
  2.具有抑郁人格特征。
  3.临床表现持久的情绪低落、苦闷,但描述生动具体。伴有焦虑和躯体症状,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明显影响。
  4.有自知力,能主动求治。
  5.排除重性抑郁症或其他精神障碍。
  1.遵循神经症防治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抗郁剂治疗。消除致病的各种不良心理社会因素至关重要,如正确解决择业、进步、家庭、工作、恋爱、婚姻等心理矛盾。
  2.尽量摆脱诱发本病的环境因素,必要时调换工作和生活环境,放弃过高的人生追求,帮助和指导患者正确地对待现实生活,保持心理平衡。
  3.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效果满意。认知疗法认为患者的抑郁情绪继发于不正确的非现实的认识。治疗要点是改变他们的错误认知,通过自我检查、医生帮助分析,提高患者心理认知能力,纠正错误认知,达到改善情绪状况和应付方式。行为疗法是通过行为纠正和心理训练,转变行为方式,改善社会适应关系,提高精神卫生水平,增强心理防卫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4.应用抗郁药物。以阿米替林、多虑平为代表的三环类抗郁剂,是目前临床颇为常用的抗郁药物,效果不错。前者副作用稍多些,但大多数病人能够耐受,安全有效。第三代抗郁药以麦普替林为代表的四环类抗郁剂,效果确切,副作用很少,深受广大病员欢迎。但是由于目前药物价格颇高,一般作为第二线备用药物。抗郁剂的有效性已为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所证实。抗郁剂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常见原因是剂量不足和疗程不够长,以及患者因缺乏信心而自行中断治疗。
  1.治疗原则
  (1)心理治疗为主。
  (2)抗抑郁治疗。
  2.用药原则
  (1)首要治疗是心理治疗,可进行认知疗法。
  (2)在心理治疗基础上应用抗抑郁药帮助提高情绪及减轻焦虑。
  (3)抗抑郁药有调整睡眠作用。
  (4)某些中成药如安神补脑液等对改善睡眠有一定帮助。

热门问答

抑郁性神经症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