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疾病养生 > 肿瘤科 >乳腺肿瘤

乳腺肿瘤

  乳腺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祖国医学对乳腺癌有较详细的论述.如:“乳核”、“乳发”、“妒乳”,等皆与乳癌有相似之处。并认为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冲任失调,气血不畅等所致气滞血瘀.蕴结乳中而成。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为11.61/10万人口,其发病率比较高本栏目详细介绍了乳腺肿瘤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养生护理等相关知识,教您预防、自我诊断乳腺肿瘤,并学会乳腺肿瘤的日常护理治疗方法。

  
  乳腺肿瘤多为良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祖国医学对乳腺癌有较详细的论述.如:“乳核”、“乳发”、“妒乳”等皆与乳癌有相似之处。并认为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冲任失调,气血不畅等所致气滞血瘀.蕴结乳中而成。在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为11.61/10万人口,其发病率比较高。值得庆幸的是乳腺癌的发病率偏前,而死亡率偏后,这说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在恶性肿瘤中是比较好的。
  早期症状
  乳腺肿瘤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肿瘤的重要症状。
  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常见症状,不论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通常总是无痛的。在早期乳腺癌中,偶有以疼痛为唯一症状的,可为钝痛或牵拉感,侧卧时尤甚。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当然,肿瘤伴有炎症时可以有胀痛或压痛。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可有肩部胀痛。
  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头溢液主要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头溢液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管泌液。通常所说的即指后者。乳头溢液可因多种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较易为患者注意,是临床上约10%的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种乳腺疾病的症状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疼痛。
  1、乳头溢液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血性、血清样、浆液性、水样、脓性、乳汁样等。其中浆液性、水样和乳汁样溢液较为常见,血性溢液只占溢液病例的10%。病变位于大导管时,溢液多呈血性,位于较小导管时,可为淡血性或浆液性,如血液在导管内停留过久,可呈暗褐色,导管内有炎症合并感染时,可混有脓汁,液化坏死组织可呈水样、乳汁样或棕色液,乳腺导管扩张症液体常为浆液性。血性溢液大多由良性病变引起,有少数乳腺癌亦可呈血性。生理性乳头溢液多为双侧性,其溢液常呈乳汁样或水样。
  2、乳头溢液的病因主要分为:乳外因素和乳内因素。
  乳腺癌患者有5%~10%有乳头溢液,但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仅1%。溢液常为单管性,性状可以多种多样,如血性,浆液性,水样或无色。乳腺癌原发于大导管者或形态属导管内癌者合并乳头溢液较多见,如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乳头湿疹样癌等均可以有乳头溢液。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人认为乳腺癌甚少伴发乳头溢液,而且即使出现溢液都几乎在出现肿块之后或同时出现,不伴肿块者甚少考虑为癌。但近来研究表明,乳头溢液是某些乳腺癌,特别是导管内癌较早期的临床表现,而且在未形成明显肿块之前即可单独存在。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较多发生乳头溢液的疾病,占全部乳头溢液病变的首位,其中又以乳晕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可单发或多发,年龄分布在18~80岁不等,主要30~50岁多见。肿瘤直径0.3~3.0cm不等,平均1.0cm,大于3.0cm常为恶性可能。溢液性质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其他少见。一般认为发生于大导管的乳头状瘤多为单发,甚少癌变,而中小导管者则常为多发,可见癌变。两者为同类病变,只是发生部位、生长过程不同而已。
  囊性增生病虽非肿瘤,但是乳腺组织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多见于40岁左右,绝经后少见。其中,囊肿、乳管上皮增生、乳头状瘤病三种病理改变是其溢液的基础。性质多为浆液性,本病合并溢液只占5%。
  乳头改变
  乳腺癌患者若有乳头异常改变,通常表现为乳头糜烂或乳头回缩。
  1、乳头糜烂:有一种乳腺Paget病的典型表现,常伴瘙痒,约2/3患者可伴有乳晕或乳房其他部位的肿块。起始,只有乳头脱屑或乳头小裂隙。乳头脱屑常伴有少量分泌物并结痂,揭去痂皮可见鲜红糜烂面,经久不愈。当整个乳头受累后,可进一部侵及周围组织,随着病变的进展,乳头可因之而整个消失。部分患者也可先出现乳腺肿块,尔后出现乳头病变。
  2、乳头回缩:当肿瘤侵及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此而缩短,牵拉乳头,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缩入乳晕后方。此时,患侧乳头常较健侧高。可能出现在早期乳腺癌,但有时也是晚期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当肿瘤在乳头下或附近时,早期即可出现,若肿瘤位于乳腺深部组织中,距乳头较远时,出现这一体征通常已是晚期。当然,乳头回缩,凹陷并非均是恶性病变,部分可因先天发育不良造成或慢性炎症引起,此时,乳头可用手指牵出,非固定。
  皮肤改变
  乳腺肿瘤引起皮肤的改变,与肿瘤的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皮肤粘连:乳腺位于深浅两筋膜之间,浅筋膜的浅层与皮肤相连,深层附于胸大肌浅面。浅筋膜在乳腺组织内形成小叶间隔,即乳房悬韧带。当肿瘤侵及这些韧带时,可使之收缩,变短,牵拉皮肤形成凹陷,状如酒窝,故称“酒窝征”。当肿瘤较小时,可引起极轻微的皮肤粘连,不易察觉。此时,需在较好的采光条件下,轻托患乳,使其表面张力增大,在移动乳房时多可见肿瘤表面皮肤有轻微牵拉、凹陷等现象。如有此症状者应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肿瘤很少有此症状。
  2、皮肤浅表静脉曲张:肿瘤体积较大或生长较快时,可使其表面皮肤变得菲薄,其下浅表血管,静脉常可曲张。在液晶热图和红外线扫描时更为清晰,常见于乳腺巨纤维腺瘤和分叶状囊肉瘤。在急性炎症期、妊娠期、哺乳期的肿瘤也常有浅表静脉曲张。
  3、皮肤发红:急、慢性乳腺炎时,乳腺皮肤可有红肿。但在乳腺癌中,主要见于炎性乳腺癌。由于其皮下淋巴管全为癌栓所占可引起癌性淋巴管炎,此时皮肤颜色淡红到深红,开始比较局限,不久扩展至大部分乳房皮肤,同时伴皮肤水肿、增厚、皮肤温度升高等。
  4、皮肤水肿:由于乳腺皮下淋巴管被肿瘤细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区被肿瘤细胞浸润,使乳腺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管内淋巴液积聚,皮肤变厚,毛囊口扩大、深陷而显示“橘皮样改变”。在肥胖,下垂的乳房常见其外下方有轻度皮肤水肿,如双侧对称,乃因局部循环障碍所致,如为单侧,则要慎重,提防癌瘤可能。
  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直接侵犯皮肤引起溃疡,若合并细菌感染,气味难闻。癌细胞若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可在主病灶的周围皮肤形成散在的硬质结节,即“皮肤卫星结节”。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逐步发展,可侵及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区转移。其中,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淋巴结常由小逐步增大,淋巴结数目由少逐步增多,起初,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推动,最后相互融合,固定。肿大的淋巴结如果侵犯、压迫腋静脉常可使同侧上肢水肿,如侵及臂丛神经时引起肩部酸痛。检查腋窝淋巴结时,应使患侧上肢尽量放松,这样才可扪及腋顶。若能触及肿大淋巴结尚需注意淋巴结的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及其表面情况,以和炎症、结核相鉴别。
  如果乳房内未及肿块,而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第一症状而来就诊的比较少,当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理证实是转移癌时,除仔细检查其淋巴引流区外,尚要排除肺和消化道的肿瘤。若病理提示是转移性腺癌,要注意“隐匿性乳腺癌”可能。此时,多未能发现乳房病灶,钼靶摄片或许有助于诊断。淋巴结行激素受体测定,若阳性,即使各项检查都未能发现乳房内病灶,仍然要考虑乳腺来源的肿瘤。
  病毒因素
  病毒颗粒可通过哺乳传染,导致此病发生,此点已通过较多的动物实验所证实,故有学者推测乳腺肿瘤的病因可能为病毒,但目前还没有充足的流行病学依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失调也可能引发乳腺肿瘤。由于乳房长期受内分泌素的异常刺激,致乳腺组织肿瘤变,其中雌激素和黄体素是与乳腺恶变最为密切的两种内分泌素。这点已先后被许多临床、病理及生理学家所证实。
  遗传易感性
  经家族史调查的临床资料表明,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此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双侧乳腺肿瘤患者和发病年龄较小者,这些妇女发生此病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可能与遗传因子有关,使其具有对乳腺肿     瘤的易感体质和病变内因。
  其他因素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低下,使抗肿瘤因子的免疫功能受抑制;以及乳房有外伤刺激,有放射线损伤等,都是易发生乳腺肿瘤的因素。
  首先,乳腺自查,这是最基本的检查,最好是每月检查一次,检查最佳时间为每月月经结束后第5~7天,此时乳房腺体相对松弛,较易触摸发现异常情况。其具体步骤有:第一步:脱去上衣,站或坐在穿衣镜前观看两侧乳房是否对称,皮肤是否光滑,色泽是否正常,有无静脉曲张。第二步:高举两手,观看两侧乳房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乳晕的颜色是否一致,皮肤有无点状凹陷,有无橘皮样改变,是不是存在酒窝征,乳头皮肤有无脱落或糜烂,乳头有无突出或回缩现象。第三步:取弯腰体位,使双乳略下垂,观看双侧乳房是否对称。第四步:双手叉腰,观看双乳形态是否正常,用左手用力叉腰,右手推动左侧乳房,观察乳房是否活动自如,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右侧乳房。第五步:平躺在床上,被检测手臂上伸,被检测肩部用枕头垫高,分别用对侧并拢的手指顺时针触摸乳房,检查是否有肿块,若发现肿块,应注意其部位、大小、硬度、活动度等。
  其次,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方法。(1)乳腺钼靶检查:具有图像分辨率高,重复性好,不受年龄、体型限制,其诊断准确率可高达98%以上,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钙化点这一乳腺癌的前期特征的敏感性是其他检查方法所不具备的。乳腺钼靶能精细地记录下不同穿透能力的软组织留下的影像,特别是能捕捉到对乳腺导管内癌具有重要意义的微小泥沙样钙化病灶(小于5mm的癌灶),实现对微小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疗,是目前影像诊断中的金标准。但是乳腺钼靶对40岁以下女性不敏感。(2)乳腺超声:该检查经济、简便、无创伤、无痛苦、更适宜于年轻女性,尤其是妊娠、哺乳期妇女;对鉴别囊性肿块有优势。虽然对微小钙化灶的检测敏感性不如乳腺钼靶,但两者互补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3)CT:具有高分辨率,对钙化病变敏感,空间定位准确,能清晰显示乳腺的解剖结构和病灶的各种征象,提高诊断准确率,尤其是CT有助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术前分析。(4)核磁共振:对于乳腺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尤其对微小病变特别是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已得到临床的公认。
  最后,组织细胞学检查:对于有乳头溢液的女性,可以到医院行乳头溢液涂片行细胞学检查,查找异性细胞。根据文献报道,约5%的乳头溢液与乳腺癌有关,尤以绝经后妇女较多见。该检查方法方便,无损伤,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其较高的假阴性率也表明了它的局限性。而对于已经发现有乳房肿物的女性,则可穿刺取少量肿物组织标本送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肿物性质,及早诊治。
  1、经常运动:最近,美国国家癌症协会会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运动可 以使更年期前后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减少60%。挪威一研究机构对25624名 妇女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每周至少运动4小时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几率降低了3 7%。
  2、控制体重:运动可以预防乳腺癌,其根本原因是它可以控制人体发胖。哈佛大 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18岁以后体重迅速增加的妇女,与那些长期保持标准体 重的妇女相比,其更年期后患乳腺癌的危险率几乎高一倍。
  3、不要饮酒:美国专家认为,如果你每天喝一次酒,那你患乳腺癌症的危险性就 增加11%;每天喝两次,其危险性就是24%;如果每天喝两次以上,那么其危 险性就增至40%。所以,奉劝喜好饮酒的女士们,最好是每周饮酒不超过3次, 而且量要适可而止。
  4、服用维生素D: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有预防乳腺癌的功效。研究发现 ,每天服用200个国际单位(大约食用两小勺含维生素D奶粉即可)维生素D的 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危险率大约降低30%。医生因而建议:50岁及其以下的妇 女每天至少服用200个国际单位维生素D;而50岁以上的妇女,最好每天服用 400到6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5、多晒太阳:与服用维生素D相关的是,多晒太阳也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因为皮肤只有在阳光下才能合成维生素D。美国专家说,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晒 10到15分钟太阳就够了,这足以使人们保持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不过,也有 专家提出,皮肤过多地暴露在阳光下,患皮肤癌的危险将会增加,因此,晒太阳也 要适可而止。
  6、适当补硒: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补硒能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清除体内毒素,对于预防乳腺疾病有奇效。但是补硒过量的危害也不小,因此服用含有硒麦芽的体恒健硒维康口嚼片,能安全有效补硒,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也不会过量,是女性朋友防治乳腺疾病的首选。
  乳腺癌(肿瘤)西医治疗
  乳腺癌(肿瘤)Ⅰ期以手术为主,配合中医药、内分泌疗法、免疫疗法及放化疗等疗法的综合治疗措施,是目前治疗乳腺癌高效低毒的优化方案。
  对于乳腺纤维腺瘤,一般均主张应该手术治疗,切除肿瘤。
  第一、一般肿块切除之后,医师都要将其进行快速冰冻切片和普通石腊切片,进而了解肿块的性质,准确地讲,这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确诊;
  第二、手术将肿块完全切除之后,可以防止肿瘤的继续增长,同时这对防止肿瘤的癌变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至今为止,对于乳腺纤维腺瘤来说,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其它任何中、西药物治疗都没有可靠的疗效,手术被认为才是唯一可信的治疗方法;
  第四、手术并不象一些病友所担心的那样,会遗留下较大的疤痕,并且对乳腺的外形和今后的哺乳造成影响,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乳腺纤维瘤手术不仅不影响乳房的外形和哺乳功能;
  第五、即便已经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在观望的过程中,肿块可能会生长加速,如果排除了哺乳、妊娠因素,医师则要考虑为肿瘤的粘液变或恶性变,到那时切除了乳房,损失会更为惨重;
  第六、如果乳腺纤维腺瘤发生在副乳腺中,手术还可以将其一并切除,这样就可以使两种疾病都得到了合理的治疗。
  乳腺肿瘤中医治疗
  1.肺热痰凝型
  主证:鼻塞或微咳,鼻涕带血,时有鼻衄,口苦,咽干,头痛,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宣肺,除痰散结。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胆南星、黄芩、瓜蒌仁、石上柏、浙贝、枳实、生苡仁、生半夏、山慈菇、山海螺、辛夷花、云苓。
  2.气郁痰瘀型
  主证:鼻塞、鼻衄、耳聋耳鸣,胸肋胀闷,头重胀痛,颈项肿块,舌质暗红,苔厚腻,脉滑或弦数。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消积。
  方药:消瘰丸加减。生牡蛎、玄参、浙贝、三棱、莪术、土鳖虫、田七末(冲),守宫、苍耳子、生苡仁、郁金。
  3.火毒内阻型
  主证:鼻塞鼻衄、鼻涕黄稠臭秽,头痛较剧或偏头痛,复视舌歪,或口眼歪斜,口干口苦,心烦失眠,大便秘结,溺黄,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
  治法:泻火解毒,通络止通。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归尾、仙鹤草、白茅根、全虫、辛夷花、蜈蚣、甘草。
  4.气阴两虚型
  主证:头晕头痛,唇焦咽干,形体消瘦,短气乏力,心悸纳呆,手足麻痹,颈项肿块,舌质嫩红或绛红,或中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生律。
  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味。党参、麦冬、五味子、玄参、生地、八月札、首乌、北芪、浙贝、山慈菇、生苡仁、桑椹子。

热门问答

乳腺肿瘤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