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

  茵陈,别名牛至、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白蒿、细叶青蒿、安吕草,拉丁文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的低海拔地区的河岸、低山坡地区。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
中文学名
茵陈 junchen
别名
茵陈蒿、白蒿、绒蒿
英文名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来源
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

  半灌木。茎直立,基部木质化,有纵条纹,紫色,多分枝,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细柔毛,老则脱落。基生叶披散地上,有柄,较宽,2~3回羽状全裂,或掌状裂,小裂片线形或卵形,两面密被绢毛;下部叶花时凋落;茎生叶无柄,裂片细线形或毛管状,基部抱茎,叶脉宽,被淡褐色毛,枝端叶渐短小,常无毛。头状花序球形,多数集成圆锥状;花淡绿色,外层雌花能育,柱头2裂叉状;中部两性花不育,柱头头状不分裂。瘦果长圆形,无毛。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河岸、沙砾地较多。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药材性状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1~3回羽状分裂,小裂片卵形或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茵陈蒿: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2~3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1~2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有短梗;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辛。归脾经、胃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

  清湿热、退黄疸。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湿退黄药。

临床应用

  用量6~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用治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性肝炎。

主要成分

  含叶酸、挥发油;花及果中含有6,7-二甲氧基香豆精、氯化钾和绿原酸。具有利胆、解热、降脂、降血压、平喘、抑菌、抗病毒、利尿、抗癌等作用,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

使用禁忌

  脾虚血亏而致的虚黄、萎黄,一般不宜使用。

相关推荐

推荐药谱